中国攀岩新星闪耀国际赛场,巴黎奥运资格赛再创佳绩

在刚刚结束的 okooo 2024年国际攀联(IFSC)巴黎奥运资格赛上,中国攀岩队表现抢眼,多位年轻选手突破自我,刷新个人最好成绩,19岁小将张悦然在女子全能项目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锁定奥运门票,成为继钟齐鑫之后又一位备受瞩目的中国攀岩新星,这场在法国巴黎贝尔西体育馆举行的赛事,不仅标志着攀岩运动奥运周期的关键之战,更展现了亚洲力量在这一新兴奥运项目中的崛起。

资格赛鏖战:速度与耐力的双重考验

作为奥运会新增项目,攀岩比赛分为速度赛、抱石赛和难度赛三个分项,本届资格赛采用“全能模式”,选手需在三个项目中综合比拼,这对运动员的爆发力、技巧与心理素质提出极高要求,中国队在赛前便制定了“以速度优势带动整体”的策略——这一战术在张悦然身上得到完美体现。

速度赛中,张悦然以6.85秒的成绩位列第三,仅次于波兰名将亚历山德拉·米罗斯劳和印尼选手拉贾·阿玛利亚,而在抱石赛环节,她凭借对岩点路线的精准预判,成为全场唯一完成4条赛道的选手,最后的难度赛上,张悦然在15米高的岩壁中途遭遇右手滑脱的险情,但仍以惊人的核心力量稳住身形,最终触顶成功,这一连串表现让她以总分198分力压群雄,现场观众报以长达一分钟的掌声。

“攀岩教会我的是,永远不要看还有多远,只专注下一步。”赛后采访中,张悦然擦拭着掌心的镁粉痕迹说道,这位来自贵州的姑娘自幼在喀斯特地貌中训练,其独特的“动态平衡”风格被外媒称为“岩壁上的芭蕾”。

团队突破:男子组实现历史性晋级

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男子攀岩的集体爆发,23岁的黄毅在速度赛中跑出5.92秒,打破由他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;老将潘愚非则在难度赛中展现沉稳心态,以“绝地反击”的方式逆袭至第四名,尽管最终以总分第七遗憾错过直通名额,但中国队凭借团体积分首次获得男子全能奥运参赛资格,创造了历史。

“过去我们总被认为只在速度赛有竞争力,现在证明中国选手可以全面参与竞争。”国家队主教练赵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他特别提到,近年来国内岩馆数量激增、青少年培训体系完善,使得运动员的战术素养显著提升,据中国登山协会数据,2023年全国注册攀岩运动员已突破1.2万人,较东京奥运周期增长近三倍。

国际格局:欧洲强队遭遇挑战

本届赛事亦折射出攀岩运动的全球化趋势,传统强队如法国、日本均未能包揽预期名额,而印尼、斯洛文尼亚等“非传统势力”异军突起,男子组冠军被斯洛文尼亚小将卢卡·波托卡尔摘得,其独创的“折膝挂脚”技术引发技术讨论;印尼队则凭借速度赛的垄断表现,拿下两席奥运门票。

中国攀岩新星闪耀国际赛场,巴黎奥运资格赛再创佳绩

国际攀联主席马尔科·斯科拉里斯评价道:“巴黎奥运会将见证攀岩运动的真正成熟——它不再是某个大洲的‘专属游戏’。”这一变化也与奥运“更年轻、更都市”的改革方向契合,据悉,巴黎奥运会的攀岩场地将设置在市中心协和广场,采用可拆卸岩壁与LED动态路线系统,以增强观众互动性。

中国攀岩新星闪耀国际赛场,巴黎奥运资格赛再创佳绩

中国攀岩的“岩壁长征”

回望中国攀岩的发展,从2004年首支国家队成立,到2016年国际登联将攀岩纳入奥运项目,再到如今的多点开花,这条“岩壁上的长征”充满韧性,钟齐鑫在2017年世锦赛速度赛夺冠时,曾形容攀岩是“用指尖丈量天空的运动”,新一代选手正将这种精神推向新高度。

随着巴黎奥运临近,中国攀岩队已转训贵州安龙国家训练基地,该基地拥有全球首个1:1模拟奥运赛道的室内岩场,并引入AI动作分析系统,张悦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训练视频中,一条标语尤为醒目:“岩石不会让步,所以我们学会攀登。”